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自號石一,又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據史書記載,他一生詼諧、滑稽,機敏多變,才華出眾,給后世留下許多趣話,素有"風流才子"和"幽默大師"之稱,是我國清代著名學者及文學家,后世都稱他為"清代第一才子"。但他的真實形象,和如今的電視屏幕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在民間傳說中,紀昀的形象是風流倜儻,一表人材的;在銀屏上,基本上由張國立"壟斷"的紀曉嵐形象,也頗說得過去。但真實的情況完全不是這樣。據史書上記載,紀昀此人"貌寢短視",身廣體肥,長相不美。另外,大學士朱珪對紀昀作過如下評價:
河間宗伯姹,口吃善著書。
沉浸四庫間,提要萬卷錄。
如此說來,紀昀還有口吃的毛病。當然,紀昀既然能通過各層科舉考試,其間有審音官通過對話、目測等檢查其形體長相,以及說話能力,以免上朝時影響朝儀"形象",應該不至于丑得沒法見人,但無論如何,紀昀之長相不好看,卻是無疑的。而這,又成為紀昀一輩子官場不順的重要原因。
這里需要介紹一下背景知識。紀昀的官場命運是由乾隆帝掌握的。乾隆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圣主",亦是一位真正的富家公子哥,故沾染了不少公子哥習氣。對于紀昀來說,乾隆帝最要命的一條就是用人標準,特別是對身邊的近臣而言,他不但要求這些人機警敏捷,聰明干練,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輕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