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上海市稅務部門以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為抓手,堅持推動各項助企紓困舉措不折不扣落地見效,政策合力效果日益顯現。
以“退”促進加力釋放留抵退稅政策紅利
機器隆隆,焊花飛濺。連日來,上海市船舶企業全力以赴推進復工復產,生產現場又現一片忙碌景象。上海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作為業內領先的遠洋船舶修理和改裝企業,在稅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也吹響了恢復產能的“沖鋒號”。
“共計3791萬余元留抵退稅款及時到賬,直接給我們注入資金‘活水’,使公司放松了緊繃的‘資金弦’。”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柳小軍表示,“疫情對我們船企的影響較大,供應鏈不暢、訂單短期大幅削減、運營成本攀升等問題凸顯,這導致前期大量投入產生的進項稅額難以抵消,盡可能補充現金流,盡快盤活企業資金成為目前的當務之急。”
疫情沖擊之下,如何推動稅惠紅利加快直達中小微企業,產生政策效益,穩住經濟發展大盤,是政策發力的方向所在。“留抵退稅紅利的提前‘落袋’讓公司經營行穩致遠有了更多底氣,我們準備將其用于購買原材料零配件,確保海工項目按期交付,修船工程按期完工,同時全力抓住新的接單機會,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把握主動權。”柳小軍表示。
數據顯示,4月1日至6月25日,上海市已有718.7億元留抵退稅款退至納稅人賬戶。在已獲得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是受益主體,占比96%。下一步,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等7個行業都將納入按月全額退還留抵稅額政策范圍,更多市場主體將享受政策紅利。
以“減”促增升級擴圍“六稅兩費”減半優惠
政策力度不斷做“加法”,市場主體負擔則需要千方百計做“減法”。今年“六稅兩費”稅收減免政策進一步擴圍,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六稅兩費”。
“沒想到我們也能享受‘六稅兩費’減免,而且不用額外辦手續,稅務部門就直接退還稅款5.5萬余元,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國家對小微企業的關懷!”上海合拓信息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拓信息”)的財務負責人看到退稅款到賬信息后表示。
作為一家剛剛成立一年多的“新生”小型微利企業,該公司主要面向醫療系統提供軟件開發及計算機相關的系統服務。此次“六稅兩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范圍擴圍加碼,上海市明確在國家規定減免幅度內按照頂格執行,在政策出臺前已按原標準繳納者,稅務部門將主動發起退稅流程。合拓信息正好符合條件,本來因疫情打亂經營節奏而“吃緊”的現金流,一下子得到緩解。
據了解,為切實簡化流程,“六稅兩費”減免優惠由納稅人、繳費人自行申報享受,正常享受減免無需提交額外資料,真正做到了“無負擔”“非接觸”助企惠民。數據顯示,截至6月20日,實施這一減征措施已為上海60余萬戶企業減征稅款21億元。
以“免”促穩精準落實“房土兩稅”困難減免
針對本輪疫情對申城經濟造成的嚴重沖擊,上海近日發布了《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包括八個方面、五十條政策措施,其中規定對符合條件企業實施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
“在逐步復工的階段,身邊始終有政策紅利為公司‘加油打氣’!稅務部門積極輔導我們申請二三季度的房土兩稅政策,經初步統計集團可享受減免房產稅430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35萬元,合計465萬元。”上海新長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長寧集團”)財務部經理葛文斌說。
新長寧集團主要經營物業管理、房產開發、產業園區開發及出租自有房產。葛文斌介紹,受今年上海疫情的影響,自4月1日起,除保障民生的物業管理工作外,集團相關經營業務均處于停頓狀態。
“疫情無情,但國家稅收政策有情,公司下屬子公司還收到了增值稅留抵退稅款,一項項稅收減免政策紅利落到手中,讓我們倍感溫暖和振奮。”葛文斌表示,“目前集團正積極響應號召,對租戶中的中小微企業予以減免6個月的租金,經初步排摸公司將減租3600萬元左右。”
上海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在確保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落準落穩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好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助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提振信心提供堅實稅收保障。(上海稅務部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