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忘歷史,留下那些可歌可泣的記憶,沈陽日報推出《口述實錄·我的抗戰》系列報道:尋訪抗戰老兵,留住他們的音容笑貌,記錄他們的戎馬生涯,講述鮮為人知的抗戰故事。因為這些抗戰老兵是那段崢嶸歲月最有力的見證者。
今日,本報為您講述一位94歲抗聯女戰士的故事。
姓名:周淑玲
性別:女
出生:1919年11月
籍貫:山東海陽
番號及職務:東北抗日聯軍三軍四師32團戰士
現住址:沈陽市和平區
8月20日,走進和平區一幢老式小區的住宅,94歲的周淑玲老人因身體原因已經臥床,但說起話來還是鏗鏘有力,頭腦清晰。雖然歲月流逝,可老人在交談中仍透出一股當年抗聯女戰士的豪爽英氣。
老人床頭上放著一份當天的報紙。老人的保姆信姨說,老人現在還能看清報紙上的標題呢,堅持閱讀是老人的習慣。
周老拿出相冊,看見當年那些戰友的照片,周老平靜地說:"十一個軍呀,估計現在三軍里就剩下我和一個北京的老李了,其他人都走了……"
在老人斷續的回憶中,那段在白山黑水間的抗日記憶被勾勒出來-
我家的祖籍在山東海陽縣。爺爺輩闖關東來到了第二故鄉吉林省延吉縣。我爺爺周芳祿、爸爸周慶發,還有4位叔叔,當年都是抗聯的情報人員。一家子都是干這個的,祖宗三代為了打日寇、斗敵偽,先后有7個人因為抗日犧牲在三江平原。
1934年,我15歲正式加入抗聯隊伍。因為是女孩,目標小,適合干地下工作,負責搜集日軍情報以及聯絡工作。有一次冬天臨近傍晚,我發現離家不遠的土道邊有10多輛日本卡車,我便趴在附近的山頭上看,很快就摸清車上裝的是被裝、彈藥等,還有20多名鬼子押車,那些東西當時都是部隊急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