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全省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超過3000億元——城鄉環境煥然一新
今年7月下旬,2022湖南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2022湖南城博會”)將在長沙召開。這是我省繼2019年召開高規格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現場會以來,全行業發展迎來的一次“大閱兵”。
春華秋實,三年有成。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超過3000億元,為提升環境質量、建設美麗湖南注入澎湃動力。
提質增效,提升城鎮承載力和宜居性
水流潺潺,風光秀美……長沙的攝影愛好者劉科,今年初專門為圭塘河辦了一場小型攝影展。
圭塘河是長沙城內一條長度僅28公里的小河,幾年前可是讓人避之不及。污水直排、雨污合流、侵占河道,多處水質呈現劣V類,河湖生態不斷退化。
住建部門以“海綿城市建設、城市雙修、黑臭水體整治”為抓手,打出了一系列治理“組合拳”,推動圭塘河水質常態長清。
同樣的改變,發生在長沙后湖、岳陽東風湖。聚焦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既是回應群眾期盼、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發力點,也是拉動有效投資、提升城鎮承載力和宜居性的抓手。
省委、省政府2019年4月召開全省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現場會,正式啟動安全供水、氣化湖南、污水治理、垃圾治理、黑臭水體整治、智慧建設增效等“六大工程”,千億級投資大幕由此開啟。
至2021年底,全省縣以上城市共有184座正在運行的自來水廠,綜合生產能力達每日1447萬噸;地級、縣級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較2018年分別提高18.7個百分點、13.9個百分點,超額完成任務;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77%,較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投產垃圾焚燒發電廠27座(34個項目),有效紓解“垃圾圍城”“垃圾圍村”問題。
加碼投資,城鄉環境產業矩陣領先全國
今年4月13日,湖南軍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登陸A股創業板,成為今年首只上市湘股。軍信環保承擔著長沙市內六區和長沙縣的生活垃圾、市政污泥處理任務,日處理垃圾能力達1萬噸。
今年第二只上市湘股,也誕生在城鄉環境基礎設施領域。4月26日,湖南艾布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敲響上市鐘聲,填補A股在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領域的空白,被譽為“農村環保第一股”。
資本不斷涌入,廣泛對接污水、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自2019年以來,中節能、三峽集團、光大國際等實力央企、國企相繼入湘,驅動了一大批項目相繼落地。
省住建廳介紹,我省的城鄉環境產業矩陣和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大部分企業都將在2022湖南城博會上集中亮相。其中,環境治理產業矩陣以中聯環境、中車環衛、湖南城鄉建設環境、現代環境、軍信環保、中建五局城市運營等大型企業為代表;污水處理產業矩陣以首創環保、聯泰環境、北控水務等大型企業為代表;燃氣供應產業矩陣以新奧燃氣、華潤燃氣、瑞華能源為代表;城鄉供水服務矩陣以長沙水業為代表;還有中機國際、省建筑設計院、省建科院、泛華集團為代表的行業智庫矩陣。
一個個矩陣不斷完善,構建起湖南城鄉環境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城鄉統籌,環境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
民生為上,治水為要。全省致力打造農村綠色供水、優質供水、安全供水、智慧供水、和諧供水“五水同創”發展局面。在嘉禾縣,累計投入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資金7.58億元,日供水能力達8萬噸,實現行政村供水覆蓋率100%,農村居民安全飲水率10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5%。
告別“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農村人居環境有了脫胎換骨變化。至2021年底,全省新建農村公廁2000余座, 1300個村莊推進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同步治理示范,49.8%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93.8%的行政村對生活垃圾進行了治理,122個縣(市、區)全部建立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市處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
鄉村振興的時代主旋律下,農村環保治理市場前景廣闊。省住建廳提出,強力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鎮和鄉村延伸覆蓋的設施網絡,推動污水、垃圾治理從“末端處理”向“系統治理”轉變,加快建設美麗城市、美麗集鎮、美麗鄉村,提升百姓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