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底,國民黨內部粵、桂兩系之間爆發戰爭,朱德、陳毅率領的起義部隊才得以在贛南的大余、崇義一帶休整。所有的部隊被整編為一個縱隊,由朱 德任司令,陳毅任指導員,王爾琢任參謀長。整編后的部隊分散在崇義上堡一帶的山區開展游擊戰爭,發動農民打土豪分田地。不久,部隊收到中共廣東省委要求南 下參加廣州起義的命令,當部隊抵達離韶關30里的犁鋪頭時,得知廣州起義已經失敗,他們只得就地駐扎下來。
為了保存實力,朱德利用和國民黨第十六軍軍長范石生的關系,使部隊暫時掛上十六軍第一零四團的番號。范石生是朱德云南講武學堂的同班同學,他讓朱德化名為 王楷,憑此,范石生給予了部隊部分給養。不久,蔣介石發覺駐守在犁鋪頭的隊伍竟然是南昌起義的余部,就嚴令范石生"就地解決",朱德只得率部迅速撤向敵人 力量薄弱的廣東乳源縣北部與湖南宜章縣邊境。
1928年1月12日,朱德帶領偽裝成國民黨軍的起義部隊,開進宜章縣城,宜章縣長不知真假,還在縣咨議局為他們舉行接風宴會,酒過數巡,王爾琢指揮一個 排按照預定計劃,逮捕了反動官吏及地主豪紳20多人。接著,王爾琢又率隊包圍養正書院,解除了縣團防局的武裝,收繳了近400支槍,并打開監獄,釋放了在 押犯人。第二天,全縱隊正式改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全師共1200余人,由朱德任師長,陳毅任黨代表,王爾琢任參謀長。因為智取宜章的時間是在舊歷年前十 天,所以又被稱為"年關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