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沉我軍浩瀚戰史,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故事不勝枚舉。下面這則故事或許能給那些自認為裝備不如人的官兵帶來一些啟示。
1945年8月,抗戰勝利的喜悅還沒從全國軍民的心頭散去,國民黨反動派便迫不及待地跳起來,要求解放區的新四軍、八路軍"原地駐防待命","勿擅自行動",意思是只準國民黨軍隊受降,向抗日軍民爭奪抗戰勝利果實的企圖昭然若揭。毛澤東、周恩來等黨的領導人明察形勢,迅速對解放區抗日武裝接受日軍投降問題作出具體部署。
根據內戰一觸即發的嚴峻形勢,陳毅指示新四軍蘇浙軍區部隊集中力量,向駐地所及的日偽軍發起大反攻。9月初,葉飛奉華中局電令,率第4縱隊及部分浙西地方武裝挺進杭(州)嘉(興)湖(州)地區,發起雙林戰役。
雙林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古鎮,擁有旖旎的水鄉風光,位于吳興縣的東部,是吳興通往桐鄉、嘉興和德清的水上要道。盤踞這里的偽軍第34師在外圍修筑了堅固的碉堡,妄圖負隅頑抗。偽師長田鐵夫原是頑軍的一個團長,此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趨炎附勢。他早在黃橋決戰時,迫于新四軍的聲威,率部起義,后來受不了新四軍的嚴明紀律,拉著一伙人投靠了日軍,爬上了偽第34師師長的位子。
9月9日,我軍第11支隊攻占吳興的香山。接著,一鼓作氣攻克太湖邊的大錢、織里;次日,第10支隊向德清縣新市鎮發動攻擊,部隊以強大的攻勢連續摧毀偽軍碉堡十余座,解放全鎮。戰至13日,雙林外圍的據點被一一拔除。葉飛見"火候"差不多了,親自指揮第10、第11兩個支隊從東西兩個方向會攻雙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