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14年戰爭中,全國人口下降了40%,保守估計有7000萬人直接死于戰爭,幾乎超過二次世界大戰,太平軍和湘軍都使用進口武器,引進西方戰術作戰,把全國近1/4的國民送進了墳墓。
一般來說,大破之后有大立,慘痛的戰爭之后人們如果能吸收教訓推動社會進步,那才是有意義的。 與現代人想象的不同。太平天國與其說是中國一次現代化的嘗試,不如說他是類似于 黃巾起義一樣純破壞的力量。破壞有余,但建設不足,因為從太平天國領導層的表現來看,他們甚至比滿清更保守更愚昧。
舉一個例子,咸豐皇帝有有皇后妃嬪十九人,而洪秀全的"天妃"卻有88個。 而湘軍也并不是一支只會殺人的軍隊,湘軍中充滿大量年輕魄力,在當時外國人看來也是思維靈活學習能力極強的年輕人,當時的湘軍以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為首,后來還有淮軍的李鴻章,清朝的最后幾十年可以說完全是他們這批人支撐著的。
這批人也并非大家想的都一門心思死忠于清朝,比如左宗棠,早年歷史里甚至曾經嘗試過投奔洪秀全反清。而當天平天國戰爭即將打完時,這些湘軍將領們腦子就在翻來覆去的想一個問題。 "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哪里?" 清朝的舊式陸軍綠營八旗已經腐爛,不過是空架子,在4年前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20萬滿蒙軍隊在不到2萬的英法聯軍面前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