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碳捕捉廠8日于冰島啟用,通過直接從空氣吸除二氧化碳并封存地底達到減碳。專家界認碳捕捉可用于難以做到凈零排放的領域,與造林或其他綠色科技相輔相成。
華盛頓郵報指出,瑞士新創公司Climeworks于8日在冰島的赫利舍迪啟用當今最大的吸碳廠“長毛象”。這間吸碳廠的目標是每年吸除3萬6000噸的二氧化碳,等同減少路上8600輛車。
“長毛象”除碳能力將是原紀錄保持者“虎鯨”的9倍;虎鯨廠也是Climeworks旗下的除碳廠,2021年同樣開設于冰島。
相較專家圈稱世界每年要從空氣中清除數以百萬計噸的碳才能達成氣候目標,長毛象廠的能力仍遠遠不及,但至少碳捕捉的發展已開始超出實驗室規模,不再是紙上談兵。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主則“負碳排中心”的專家萊克納說:“雖然(長毛象廠)猶如滴入桶中的一滴水,但這滴激起的漣漪卻是我們所見過最大者?!?/p>
猶如巨型空氣清凈機
長毛象廠基本上像一臺巨型空氣濾凈器。風扇將空氣吸入一系列用于捕捉二氧化碳分子的過濾器,然后交由另一家Carbfix公司把二氧化碳與水混合后打入地下深處,與玄武巖產生反應而變成石塊,算是一種“直接空氣碳捕捉和封存”技術。
整個除碳過程依靠冰島富含的地熱能,讓機器運作之余不會產生更多碳排。外部科學家在“自然”期刊2021年一篇分析證實,Climeworks的虎鯨廠和另一先期試點工廠確實能做到除碳同時產生極少碳排。
Climeworks再基于除碳量出售碳抵換額度。雖然業者未公布賣給像微軟等大企業這種技術的碳抵換額度價格,但從業者提供一般民間每噸1500美元的收費,可一窺價格不斐。Climeworks官網顯示有2萬個一般訂戶。
更多、更大的除碳廠將陸續出現
萊克納表示,專家圈盼隨更多、更大的碳捕捉工廠涌現,碳捕捉成本能降到許多這類新創業者目標價格的約每噸100美元。
剛締造新紀錄的長毛象廠應很快會被超越。美國石油巨頭西方石油公司一間子公司計劃在德州啟用的除碳廠,預計一年可吸除50萬噸碳,相當于11萬9000輛車的碳排;Climeworks自身也在美國路易斯安納州設計新廠,號稱到2030年底前每年能吸除100萬噸碳,約合23萬8000輛車的碳排。
作為減碳輔助 碳捕捉可對付頑碳
從大氣捕捉碳當前存在爭議,批評者認為這項技術會淪為繼續使用化石燃料的借口。然而2022年一份聯合國報告歸結世界在溫室氣體減排上遠遠落后,若要實現氣候目標,“不可避免”要直接從大氣捕捉一些碳排。
盡管太陽能板、風力渦輪機、電動車和其他成熟綠色技術可減少世界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但聯合國氣候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底前,航空旅行、海運和煉鋼等產業仍難百分百達成凈零排放,成為“頑強碳排”。
巴黎氣候協定設下21世紀結束前氣溫增幅相較工業化前不超過攝氏2度、力求壓在1.5度內的目標。
為能達成氣候目標,國際能源總署估計每年恐須直接從空氣移除最高達6億噸碳排,或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一份2022年報告所計算,每年至少也應清除2000萬噸,研判確實需要一定的碳捕捉來消除頑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