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軍報:忙不到戰斗力上的忙 就是白忙空忙瞎忙 看點【解放軍報,新體制,軍改,戰斗力】
在“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大討論中,一位機關干部說:“轉變職能、轉變作風、轉變工作方式,就是要多做實實在在管用的事,少用忙忙碌碌收效甚微的功,不干辛辛苦苦不打糧食的活。”這番很樸實的話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忙就要忙出效益、忙出戰斗力。
管理學上有句名言:“沒有什么比忙忙碌碌更容易,沒有什么比事半功倍更困難。”對軍人來說,“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負戈”,忙忙碌碌是常態,是干事的表現、成事的基礎。然而,忙不到戰斗力上的忙,就是白忙、空忙、瞎忙。鄧小平同志早就說過:“我們要區別這兩種努力,提倡正確的努力,不贊成那種不正確的努力。”“正確的努力”越多,對官兵的成長進步、部隊的全面建設越有益;相反,“不正確的努力”越多,分散官兵的精力就越多,對戰斗力的妨礙就越大。
實行軍委多部門制后,從機關層面看,職能轉變了、機構壓縮了、人員精簡了、要求提高了;從部隊層面看,指揮體制有所不同、運行機制有所變化、職責權限有所調整,如果各級跳不出老思維老辦法的窠臼,就可能出現“因多而亂”“因多而散”“因多而慢”的現象,就會讓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為什么說“忙忙碌碌更容易”?比如,有的是忙給領導看、忙給上級看,熱衷于大場面、大聲勢,喜歡搞政績工程、注水成果,這種沽名釣譽、嘩眾取寵的“忙”,本身就是貪圖捷徑,自然比求真務實容易得多。再如,有的熱衷于自我設計、自我循環、自我喝彩,點子出得多,頻道換得快,這種不問效果、只管折騰的“忙”,自然比科學統籌、各司其職容易得多。
古人說過:“為治有體、上下不侵。”一個單位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就不瞎忙,依法指導、按綱抓建就不亂忙,精簡精準、有力有序就不空忙。“奧卡姆剃刀定律”認為,復雜會造成浪費,效能來自于簡潔,“能用較少的東西做到的事,如用較多的東西去做就是徒勞”。試問,一些例行的檢查真有必要興師動眾嗎?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真用得著來回折騰嗎?
新體制帶來新風貌,新挑戰蘊含新機遇。各級應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頑疾,破除繁瑣哲學、表面文章等陋習,堅持精準謀劃、精準規劃、精準部署、精準落實、精準檢驗,轉變治軍方式,提高辦事效率,確保各項建設和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