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如果說,新中國成立以前,作為領兵主將的林彪,鋒芒主要是體現在戰場上的話,那么20世紀50年代末以后,作為軍中副統帥的林彪,鋒芒由軍內而黨內,是"劍走偏鋒",且殺傷力之大使整個中國都為之震動。在軍內,從朱德總司令算起,無論資望有多高,林彪都敢放肆。及至"文革",林彪從"五一八"講話開始,罷官說、殺頭說、奪權說、政變說……說得人人自危,就連毛澤東也不能無動于衷了。在給江青的信中,毛澤東說:我的朋友的講話,是專講政變的,像他這樣講法過去還沒有過。他的一些提法,我總感覺不安……
蕭克說道:20世紀60年代以后,"由于黨的'左'傾錯誤,他從政治上的投機心理和個人野心出發,大搞個人崇拜,把領袖的作用夸大到不適當的程度,從而扶搖直上,成為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利令智昏,直到倉皇出逃,暴死沙漠。想到他的過去,難免慨然;看到他的晚年,不禁發指"。
徐向前亦深有感觸地說:"毛澤東同志晚年聽不得不同意見,對善于奉承、投機的野心家林彪過分信任,委以重權,結果上了大當。這是一個十分沉痛的教訓。"
譚政晚年說道:"對林彪這個人我還是了解的。凡是與他不同意見者,他是記'仇'的。當時,不但我們坐牢蹲監者如彭德懷、黃克誠,后來聽說羅瑞卿同志也進來了。刀把子是在林彪手里,要殺要剮還不是林彪一句話……然而,到頭來,我和彭總、黃老坐牢是吃盡苦頭,可聽來的消息,則是林彪摔死在國境線外的沙漠灘上了……我聽了以后,也高興地笑了。我想彭總和黃老會與我同樣心情。林彪的死,還是我們活下來的人'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