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揭秘解放軍最神秘部隊:深山坑道隱蔽大殺器 看點【解放軍,最神秘部隊,火箭軍,坑道】“二炮”成為“火箭軍”的那天夜里,一位戰友分享了一首歌《火箭兵的夢》,說:“多少人因為這首歌知道了神秘的‘二炮’部隊,多少熱血兒女因為這首歌置身于火熱的導彈方陣!祝福伴隨我們成長并讓我們引以為豪的第二
“二炮”成為“火箭軍”的那天夜里,一位戰友分享了一首歌《火箭兵的夢》,說:“多少人因為這首歌知道了神秘的‘二炮’部隊,多少熱血兒女因為這首歌置身于火熱的導彈方陣!祝福伴隨我們成長并讓我們引以為豪的第二炮兵吧!”熟悉的旋律喚起我難舍的回憶。我們與軍隊的初戀,在“二炮”,我們對于“二炮”的熱愛,就如同孩子般赤誠。
我們同年從祖國的大江南北被分配到第二炮兵,在同一條山溝里集訓了3個月。集訓隊的大隊長40多歲,腰背直挺得像一塊平整的鋼板。站軍姿的時候,他要求我們先深吸一口氣,然后屏住,收腹挺胸,踮起腳跟,身體盡量向上,站穩,系緊外腰帶,緊到他的手指無法插進,才讓我們放下腳跟,立正。許多個傍晚,即將落山的太陽將我們的影子斜斜地鋪在地面上,聽著我們鏗鏘有力的口號聲,看著我們有板有眼的訓練身影,大隊長的嘴角往往會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后來,在第二炮兵的時間越久,我就越覺得,許許多多普通的戰友比這個偉岸的大家伙更了不起。
第二炮兵部隊的特點是“山、散、遠”。我第一次去蹲點的連隊就在半山腰。在那里不能打籃球,因為營房之外的空地,只有半個籃球場大。這很像許多年后電影《張思德》里的一個情節:戰士們打籃球,一個傳球,手重了些,球越過圍墻,滾下山坡,進了延河。站在半個籃球場大的空地上,可以看見一條崎嶇不平的泥巴路和散落在山坳里的零星農戶。每天下午的五公里就是在這條山路上進行,哨聲一響,戰士們個個像離弦的箭,瞬間絕塵而去。
還有些山上,往往就一個人。我隨領導去看望過這樣一個老兵。一個志愿兵獨自住在那個山頂上,每天在山里轉,巡視那些隱蔽著大家伙的坑道。他指著更遠處的山頂問我:看見那個山頂了嗎?誰誰誰就在那里。天氣好的時候,我能看見他做飯柴火冒的煙。我經常看他那個山頂。過一會兒,他又說:其實也看不見他。這志愿兵的名字,以及他告訴我的誰誰誰,我已經忘記了,但這個老兵當時的神情和他所說的話,我一直沒法忘記。
這些隱蔽在大山里的坑道,這些用戰士們的青春熱血和孤獨寂寞守衛著的坑道,是第二炮兵部隊極其重要的陣地。有一年“八一”,我去采訪一個正在修筑坑道的工程營。當時正值雨季,坑道外全是泥濘,坑道里全是粉塵。坑道深處爆破的時候,人員全部撤出來,確定爆破完畢,再立刻進去清理。戰士們全都穿著高幫雨靴,戴著黃色的安全帽,臉上混合著汗水、雨水和泥土,渾身塵垢,來來往往,很像剛從戰場上下來,疲憊不堪,而誰又能說,這里不是戰場?
時間像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輕輕一揮,斗轉星移。我離開“二炮”已經很多年了,但對于當年在“二炮”時的點點滴滴,總是時時想起。去年,自己帶的一個學生畢業分配去了“二炮”某旅,他說,導師,我就踏著你的足跡前進啦。而我想,他也會像我一樣,以那些身板筆直的前輩們為榜樣,在“突然一聲急促的口令,大地騰起一串火光,心兒隨著火箭遨游,銀河在身邊緩緩流淌”的歌聲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