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皇的后宮佳麗三千,同時住著這么多人顯然需要一套規矩。到了明代,相應的后宮制度變得十分健全和嚴格。不光連皇帝的吃喝拉撒,就連皇帝的私生活也都做出了相應的明文規定。
在幽深的后宮中,有許多佳人和嬪妃等著皇帝去臨幸,到底具體能有多少人,這個數目恐怕連皇帝自己也弄不清楚。(管她呢,關上燈還不都是一樣。)這絕對是一個技術活,需要把持有度,不然就算是一頭牛也得嗝屁。為了保護皇帝的龍體,房事制度必須要明文規定,到了明代,達到了頂峰。
皇帝和皇后行房事時,敬事房大太監必須要做詳細的記錄,記錄的內容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以此作為懷孕的證據。皇后和嬪妃不同,嬪妃每個人都配有一塊"綠牌",即末端染成綠色的牌子。皇后位高權重自然沒得說,但嬪妃想要得到臨幸必須要被翻牌翻中。晚飯的時候,大太監會把飯菜和綠牌一起呈上來,皇帝在飯畢后,開始選綠牌,如果皇上沒興趣,就說一句"退下"太監便把剩菜和綠牌一同端下去。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嬪妃帶暗器暗殺皇帝,如果有嬪妃被有幸選中,則被脫光衣服,把自己卷進上好的綢緞中,幾個太監一同把她抬到皇帝的寢室中,嬪妃光溜溜地從綢緞里出來,從皇帝的腳上爬進皇帝的被窩。可見在封建禮教中,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敬事房大太監會和其他幾個太監等在寢宮外等待皇帝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