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被譽為卓越的軍事天才,他將歐洲攪的天翻地覆,最終加冕為皇帝,可惜滑鐵盧戰敗之后拿破侖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島,拿破侖在這個島上度過了自己最后的時光,而這中間關于他對中國的評價一直流傳著。
1810年,生活在島上的拿破侖看見了東印度公司船停泊著,船上有幾百名從中國廣州販賣來的苦役,這些人將被賣在島上當建筑工人。拿破侖了解到這件事情后宴請了英國的海軍軍官巴塞爾·賀爾艦長,對艦長指著這些中國人說:"你看,這些人很善良。他們有才能、智慧和自尊心,決不會長期像這樣受英國人或其他任何西方人奴役。"
拿破侖可以說是很了解中國人,聰明勤勞的中國人怎么可能愿意長期被人奴役。 1793年,英國史團訪問中國,要求中國的乾隆皇帝大開海關交易的大門,遭到了乾隆的拒絕,英國人還是不死心。1816年,英國再次派遣阿美士德來到中國,當時的嘉慶皇帝接見了英國使者,結果因為跪拜禮的問題被開關的事情談翻船了,后來這個阿美士德叫囂著遲早有有一天要用大炮打開中國的大門,后來果然英國做到了。
拿破侖在同阿美士德的交談中聽聞他如此囂張對中國不屑一顧的如此說道,拿破侖同樣對阿美士德輕蔑的說道:"要同這個幅員廣大、物產豐富的帝國作戰是世上最大的蠢事。"還補充說:"即使一開始你們能夠成功,但是中國人終究會戰勝你們。" 阿美士德繼續對拿破侖反駁道:"中國是泥足巨人,很軟弱。"拿破侖對此以為然的說:"中國并不軟弱,它只不過是一只睡眠中的獅子。"很快,拿破侖將中國比喻成為一頭睡眠的獅子的比喻在世界流傳了起來一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