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世界上最先進的機載火控雷達之一的——美制ANAPG-66V雷達,中國曾經差一點就要裝備這種雷達,但故事的發展讓大家都沒猜到。眾所周知,新中國航空工業是在幾乎一無所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創建初期曾得到了蘇聯多方面的幫助。
蘇聯的援助讓中國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一大批航空制造企業的建設,從而讓中國的航空工業和世界的差距縮小到5至10年之間,但中蘇關系破裂后中國航空工業進入了艱難自行摸索的低潮期,到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空軍那時的現役戰斗機均落后國外兩代近30年差距,特別是在電子系統設備領域差的更離譜。
圖片為上世紀80年代世界上最先進的機載火控雷達之一的——美制ANAPG-66V雷達
例如,1984年試飛的中國殲-8II戰斗機,已經在飛行性能上達到了原設計中與米格-23抗衡的要求,,但是國內落后的電子技術使為殲-8II配套研制的208雷達和PL-4導彈的發展困難重重,遠遠落后于飛機的發展速度。
就是這種很艱難的情況下,蘇聯已經開始裝備比米格-23還要先進一代的米格-29和蘇-27戰斗機,當時的中國空軍用殲-7和殲-6怎么對抗三代機?恰好那時,中美恢復軍事技術交流,美國對華解禁了近30種軍事裝備,包括對流層通訊設備、防空雷達、運輸直升機、電子干擾設備、無線電通訊設備、卡車等等。
中國殲-8II戰斗機
基于相互信任,中美很快達成依靠美國先進的電子設備,來改進改裝55架中國的殲-8戰斗機的“和平珍珠”計劃,總金額高達5.5億美元。據悉,當時的目標是,這些改裝美制先進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的55架殲-8II可以成為中國2000年前后的一支主要的空中作戰力量。
也可作為中國新研制的先進戰斗機服役前的過渡型號。作為建國以來中國最大的對外軍事合作項目,“和平珍珠”計劃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美軍事關系中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美國提出的以美國制造的ANAPG-66脈沖多普勒雷達為核心的改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