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價一路狂飆的比特幣在2024年賺足眼球。
12月5日上午,比特幣價格突破10萬美元/枚,日內上漲4%,總市值達到2.1萬億美元。
多位業內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比特幣交易的投資以及政策風險依舊,需要謹慎對待。
瘋狂:全網24小時爆倉總值達到6億美元
今年以來,比特幣已經累計上漲138%。11月4日至今,其價格從6.8萬美元/枚開始上漲,用時一個月突破歷史10萬美元大關。
比特幣價格的飛漲也帶來虛擬資產市場的狂歡,虛擬資產主要指像比特幣、以太幣等純粹鏈生數字資產(加密貨幣),以及通過ICO方式募集鏈生資產發行的新的數字資產虛擬資產。
公開信息顯示,當前全網虛擬貨幣24小時爆倉總量達到6億美元,比特幣占全球虛擬貨幣總市值的54.15%。
安徽棧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密碼學博士高承實表示,由于比特幣基本不存在能夠被真實而嚴謹地觀測到的基本面需求數據,因此,也難言比特幣價格是否存在泡沫,更難言比特幣價格之中的泡沫到底有多大。
除此之外,高承實提示,投資比特幣需要考慮技術方面的風險。目前看來,量子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對比特幣所采用的非對稱密碼的安全帶來顛覆性影響,進而影響到整個比特幣的安全。但比特幣的影響面這么寬,持有人數又這么多,還能否在充分共識的基礎上將其底層的非對稱密碼算法轉換到抗量子算法,有可能是投資比特幣未來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
他認為,比特幣價格暴漲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但此輪比特幣上漲的最主要因素無疑是特朗普勝選。特朗普在選舉前參加2024比特幣大會,發行了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質化通證,實質是區塊鏈網絡里具有唯一性特點的可信數字權益憑證,是一種可在區塊鏈上記錄和處理多維、復雜屬性的數據對象),發表了一系列利好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言論。這些行為,在其勝選以后,就成為引發FOFO情緒(錯失恐懼,the Fear of Missing Out)的最主要來源。在其勝選以后,主流機構開始加倉,散戶也紛紛買入,由此帶來了本輪比特幣的價格暴漲。如果說到比例,特朗普勝選的影響應該至少占到80%以上。
風險:跨境資金流動受到監控
“當前,機構投資者的參與使市場更加規范化,并促使監管機構更加關注加密市場,并推動行業標準化和合規化發展,特別是在安全托管、AML和KYT方面。”香港加密貨幣風險數據分析公司Bitrace Limited的CEO Isabel SHI表示。
Isabel SHI認為,首先,機構投資者帶來了更嚴格的合規要求,推動了市場的透明度和規范性。這包括加密交易所和錢包服務商加強AML/KYC措施,確保符合國際反洗錢標準。其次,機構的參與加速了監管機構對加密市場的關注,推動了行業自律和標準化的進程,如FATF的“旅行規則”要求和跨境交易的合規審查。這些變化推動了加密行業向標準化、合規化方向發展,并加強了對跨境資金流動和異常交易的監控,進一步促進了市場的成熟與合法化。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對于虛擬資產跨境洗錢的關注度也在持續。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辦理洗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明確表示:通過“虛擬資產”交易轉移、轉換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可以認定為屬于洗錢犯罪行為。這也是“兩高”在司法解釋中首次將通過“虛擬資產”交易明確列為洗錢方式之一。
市場上對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于2024年1月批準了現貨比特幣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10月“加速批準”上市多只比特幣現貨ETF的期權交易的看法不一。
在Isabel SHI看來,SEC批準現貨比特幣ETF,實際上是對比特幣作為一種數字商品的認可。但比特幣既具有商品屬性,也表現出金融資產的特征。比特幣的商品屬性,主要體現在它的稀缺性、可交易性和儲值功能上。與此同時,比特幣也展現了金融資產的特征,特別是作為投資工具和避險資產的潛力。未來比特幣可能發展為類似“數字黃金”的混合型資產。與此同時,隨著市場機制的完善和技術發展,比特幣可能會得到更多創新應用,例如作為跨境支付工具或者在更多資產類別中實現對沖作用。
高承實表示,原來比特幣只是在一些小眾范圍內被認定為資產,后來一些主流投資機構也紛紛買入比特幣作為其資產配置手段,那么在SEC上述動作,加之特朗普當選之后將會帶來的對比特幣在官方層面更加正面的認可以后,應該說比特幣的資產屬性已經越來越強了,也越來越成為一個真實的全球性的資產。
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上海區塊鏈技術協會智庫專家張烽曾在今年8月對記者表示:“事實上,以2017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DAO事件調查以及認定該項目的虛擬貨幣是證券起,世界各國已經不斷積累了對于虛擬資產監管的經驗,例如監管沙盒、安全港法案等,包括我國對于NFT一類虛擬資產也保持相對包容審慎監管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