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王朝的更替就是一部部殺人的經典大戲,每次全國人口(注意是全國)都要至少銳減一半以上。譬如說三國,在赤壁之戰后全國人口僅存140萬,公元 221年人口繼續下降到90萬,損失了98.3%。所以,《三國演義》說曹操有80大軍絕對是鬼話!近兩年,一部部關于明末滿清入關前后的古裝劇不斷登 場,可是有多人知道那段英雄輩出的年代是用幾千萬人的鮮血鋪出來的?
從明末李自成起義到清初吳三桂敗亡,期間混戰五十四年,達半個世紀之久。史載,明末人口為一億,到清世祖時全國人口只剩下1400萬人了,銳減了80%多,損失人口8000多萬。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不過死了5000萬人。
1628年(崇禎元年)陜西的大饑荒弄到人相食的地步,正是這場空前的大災難拉開了明王朝滅亡的序幕。李自成的大順軍的戰馬飲的是俘虜的血,馬飲慣了血, 對水不屑一顧。上了戰場,戰馬一聞到血腥味,奔騰嘶鳴,眼睛發紅,簡直像獅子一樣。大順軍打下安徽桐城,百姓簞壺食漿,以迎義師。一農民在城門口攔住幾個 大順軍戰士,向他們講述自己的苦難,一個大順軍小頭目說:"哎呀,你既然那么苦,何必活在世間?"就把老農殺了。所以,別以為李自成是什么好人,他是歷史 學家們捧出來的。
不過,比起另一個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他就小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