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西藏軍區一工程師研發特殊裝備 助千人百車隱身 看點【西藏軍區,工程師,特殊裝備,隱身】4月上旬,西藏軍區某旅助理工程師鄧細波成功改革自己3年前研發的軍用防空燈,使其滿足戰車在燈光管制條件下的快速機動和偽裝需求。 車輛夜間走與藏的癥結得以破解,源于鄧細波的及時轉移攻關方向,將目光鎖定訓
4月上旬,西藏軍區某旅助理工程師鄧細波成功改革自己3年前研發的軍用防空燈,使其滿足戰車在燈光管制條件下的快速機動和偽裝需求。
車輛夜間走與藏的癥結得以破解,源于鄧細波的及時轉移攻關方向,將目光鎖定訓練場。此前,挺立創新驅動發展前沿的他曾陷入兩難境地:
一邊是“無紅綠燈快速交通系統”的創新項目,受到多個科研院所關注;另一邊則是某新型軍用防空燈研究,研制開發耗時費力。
看似冷熱分明,研者輕重自知。2013年度“中國科技創新人物”鄧細波的選擇令人吃驚,卻又在意料之中。他毅然停下熱門項目研究,鉚在訓練一線,為服務部隊夜間作戰訓練晝夜攻關。考慮到自己3年前發明的防空燈存在局限性,在極寒天氣、劇烈顛簸等環境下性能不穩,為此,鄧細波進行極限式攻關,成功研制出新型防空燈,終于破解部隊夜暗條件下應急隱蔽與快速機動無法兼顧的難題。
前幾天,旅里開展應急演練,當他目睹新型防空燈成功幫助部隊千人百車悄然“隱身”時,他欣慰地閉上“熊貓眼”,放心地打了個盹。
2013年6月的一次夜間機動演練,該旅千人百車如長龍過山,浩浩蕩蕩向集結地域開進。途中,盡管實行了燈光管制,但仍然被“敵”偵察機抓個正著,遭到火力打擊,前進受阻……
問題就出在車燈上。鄧細波調查發現,我軍現用的防空燈執行的是老標準,早已跟不上現代作戰要求。此后,被戰友們稱為“軍營愛迪生”的鄧細波就迷上了車燈設計革新,每天對著車輛的燈具琢磨,到了部隊組織夜訓時,他讓駕駛員將車開慢點,自己則趴在車輛上盯著每一輛車的燈具,從遠處察看車隊行駛時的燈光特色,并將車燈拆下來,細心研究工作原理。
在戰友們的幫助支持下,2013年9月,鄧細波精心研制的新型防空燈誕生了。這種新型防空燈,就像給車燈“戴”上一頂帽子,可以有效規避高空偵察,同時燈光設計成束狀,符合夜間隱蔽的要求,很快申請了國家專利。
隨后,鄧細波再接再厲,研制的成果接連取得3項國家專利。名氣越來越響,可鄧細波靜下心來一盤算,卻發現自己的研究方向似乎越來越脫離戰場“軌道”。
看著軍帽上閃亮的軍徽,鄧細波內心掀起了波瀾,思考良久,他決定重新調整研究重心,逼著自己多進訓練場,多出“軍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