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戰時的表現可謂荒誕不羈,由一幫中級軍官控制了國家的戰略規劃,大踏步地侵略他國,并在非常劣勢的情況下進行戰略賭博,最后被絕對優勢的美國徹底擊敗。不過應當說,日本并非完全沒有機會,只是這個機會很早便被一群狂熱的軍國主義者浪費了。
日本明治維新后逐步建立了現代化的政治制度、工業和金融體系,并通過甲午戰爭擊敗了中國,在成為亞洲最為強大國家之一的同時鞏固了其現代化成果。日本本土缺乏資源,但由于率先建立了較為現代化的國家,相對于亞洲其他國家在整合各種資源上具有絕對優勢。
日本能夠吸引相當多的周邊資源在日本進行整合,運用先進現代技術繁榮制造業,運用現代金融制度募集亞洲資本,而后輸送到全世界,從而主導亞洲地區的經濟秩序。日本相對于當時亞洲各國的先進足以保證這一點,特別是歐洲強國將注意力集中在歐洲或非洲時。
日本的制度優勢還會對亞洲各國的政治精英產生文化吸引力,讓日本有機會吸引亞洲各國精英,并進而培植有利于自身在他國的政治友好勢力。別的不用說,僅看看甲午戰爭后中國赴日留學生的規模和他們在后來辛亥革命中占的比重變會發現,當時日本對于中國革命有著多大的影響。而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中,又有大量的思想與知識來自于日本,這其中也包括馬克思主義。可見,當時日本具有非常良好的文化吸引力,堪稱亞洲的現代化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