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24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增加,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上漲,二三線城市環比降幅均收窄;各線城市同比降幅今年以來首次均收窄。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組長鄒琳華對記者表示,從數據上來看,政策刺激效果顯著,各線城市樓市已有明顯回暖,不過要想鞏固成效,仍待后續政策持續發力。
市場交易趨于活躍
今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隨后多個部門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取消限購、限售、限價、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等限制性措施,降低利率、首付比例、交易環節稅費,釋放購房需求,降低購房成本。
在1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付凌暉表示,10月份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11月份樓市交易更趨活躍,市場預期改善,繼續向著止跌回穩的方向邁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交易總體回升,11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情況進一步改善。1~11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降幅分別比1~10月份收窄1.5和1.7個百分點。其中,11月份當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都實現正增長。從監測的40個重點城市銷售情況看,1~11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降幅分別比1~10月份收窄1.8和2.1個百分點。其中,11月份當月分別增長10.2%和6.8%。
據中指研究院研究副總監徐躍進介紹,“9·26”新政效果持續性強于以往,11月多個重點城市市場繼續保持較高活躍度。新房方面,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漢、南京、蘇州、青島新房銷售面積同環比均實現上升;二手房方面,深圳11月成交量創2020年10月以來新高,北京突破去年4月以來新高,上海、成都二手住宅成交量均在2.5萬套左右。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由于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較早,新市民也較多,因此剛需和改善型需求均較為活躍,而前期高房價時期積累了一大批購買客戶,連續2年多的價格下跌以及“止跌回穩”的政策激勵下,帶動了交易活躍,一線城市交易率先企穩,并有帶動二線核心城市回穩的趨勢。
徐躍進表示,短期來看,隨著年末房企沖刺銷售業績,加大推盤力度,預計12月房地產市場將繼續保持一定活躍度。近期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更加積極的信號,已出臺政策預計將加快落實,同時更多增量政策也存在跟進預期,如北上深繼續優化限制性政策、更多城市加大購房補貼等,核心城市市場有望加快實現“止跌回穩”。
交易價格出現回穩勢頭
隨著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各項政策效果顯現,房地產市場交易趨于活躍,交易價格出現回穩勢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比上月增加10個,二手住宅環比上漲的城市比上月增加2個。
從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來看,1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持平。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6%和0.3%,北京和廣州分別下降0.5%和0.3%;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
二手房方面,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與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9%、0.4%和0.5%,廣州下降0.4%;二線城市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2%,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5%,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
付凌暉表示,房地產市場交易改善、價格回穩帶來市場預期好轉。PMI調查顯示,11月份房地產業市場預期指數比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對房地產市場從業機構的調查顯示,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中,預期未來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保持穩定或上漲的受訪從業人員占比分別為68.5%和57.1%,表明市場機構預期趨穩。
據了解,近期的政治局會議強調宏觀寬松,再次明確穩樓市。會議提到“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方面,舊改及收儲等相關的財政支持力度有望加大;貨幣政策方面,從“穩健”轉向“適度寬松”,時隔14年再次重提,整體貨幣充裕度和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明年LPR和公積金貸款利率的下調空間或更大。
此外,會議還提及“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中銀證券分析師夏亦豐預計,相關超常規工具在地產領域也會有所運用。另外,會議提及“穩住樓市”,體現中央對于“穩地產”的決心。夏亦豐指出,9月末政治局會議后,10月樓市成交量出現上升,但11月升幅回調,為防止政策效果持續減弱,需求端刺激有望及時介入、持續加碼。